天津滨海新区汉沽唐氏族人书画作品,近日在水上公园展出,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欣喜。共有三十几名书画作者、八十余幅书画作品参展,从活泼可爱的晚辈稚童,到老当益壮的耄耋长辈,唐氏五代后人对书画艺术的痴迷,实是汉沽地区文化传承的一件盛事。

汉沽的唐氏祖先,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从苏州来到汉沽海边的,海滩的咸土地上能刮土熬盐,大海的碧波中能下网打鱼,唐氏祖先在盐碱荒洼上盖起了低矮的土坯房。随着岁月的延伸,土坯房逐渐增多,于是在渤海湾畔又出现了一个叫双桥子的村落。土房子紧挨着土房子,兄弟般地依靠在一起,屋顶上炊烟袅袅,村里鸡叫鸭跑。人说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三百多年过去,竟然已经是第十五代人了。汉沽的唐氏祖先为什么从山清水秀的江南,来到荒凉的渤海湾的海滩上,家谱上并没有说明,也无从查考。

从前,有人称呼我们为海下人,不知情的会以为这是以地域为区别的称谓,如乡下人、山里人……其实,这样的称呼多少带有轻蔑的意味,海下人就是晒盐人和打鱼人的代名词。有些海下人很计较这个称呼,只要有了条件就赶紧搬到城里去,而唐氏家族却不在乎别人这样称呼他们,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信念,虽然不敢想治国平天下,但是勤劳的海下唐家人,却也懂修身的道理。家谱中,虽没有祖上有关齐家的警句格言,但从唐氏一辈辈后人注重学习文化的风气,疑是祖宗曾经给后人留下过口头嘱咐。我上中学的第二年,清明时回老家给祖宗添坟,族长毛爷拉着我坐在坟圈子上说话,他问过我的学习情况,看来还算满意,可是当他让我用草棍儿在地上写“读书破万卷”几个字时,口气就不那么慈祥了,他教导我一定要好好练习大仿。我点头称是。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