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着给美国造船,日韩船企“大打出手”!
日本政府今年高调宣布重振造船业,这使其与长期觊觎美国海军舰船维护、修理和大修(MRO)市场的韩国,势必将在这个战略领域展开一场激烈较量。 今治造船。图源:日经新闻 据业内消息人士周日(6月29日)透露,日本正计划通过提升本土造船产能来增强竞争力。日本最大造船企业今治造船已完成对日本造船联合(JMU)的收购,剑指通过设计研发、原材料集采及零部件供应的垂直整合,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协同体系,形成足以抗衡中韩船企的规模化优势。 此外,《日本经济新闻》6月20日报道称,日本政府与执政的自民党还考虑设立由私营企业运营的国有船厂。 日本造船业在1960年代曾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随着韩国和中国的崛起,其去年全球新船订单份额已骤降至仅6%(439万修正总吨)。不过专家指出,日本仍保持着先进的造船与海运运营能力。航运数据机构VesselsValue统计显示,日本船队资产总值去年达2314亿美元,仅次于中国的2552亿美元。 如今,日本政府计划直接主导重建这一工业基础。韩国进出口银行高级研究员Yang Jong-seo分析称,船舶对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至关重要,因此日本将造船业视为国家安全问题。 随着日本造船业不断扩建设施,预计将持续承接美国海军大型舰艇的订单。以美国第七舰队驻扎的战略要地横须贺海军基地为中心,日本将能够承接美国航空母舰、驱逐舰和潜艇的MRO工作。去年,日本完成了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罗纳德·里根”号以及宙斯盾驱逐舰“米利厄斯”号和“本福尔德”号的MRO工作。韩国造船业担心,高附加值大型舰艇的MRO最终将由日本承接,剩余的订单将由韩国船企承接。 韩国船企正凭借快速建造能力和对美直接投资参与竞争,试图规避《琼斯法案》等限制外国建造船舶从事美国沿海贸易的法规。 韩国造船巨头韩华海洋去年收购费城造船厂(Philly Shipyard)后,相继宣布即将建造首批美国造LNG运输船及考虑将在韩国建造的船舶变更为美国船籍,以拓展商业机会。 据韩媒报道,韩华海洋在美国的子公司韩华海运(Hanwha Shipping)近期正推进将在韩国建造的液化天然气(LNG)船舶转为美国籍的方案。此举将使韩国生产的船舶获得与美国本土制造船舶同等的运营资格。 图源:Hanwha Ocean 尽管《琼斯法案》(该法案规定只有在美国建造、由美国国民拥有并运营的船舶,才能在美国港口间开展航运业务)尚未废除,但谋求扩大美国市场的韩华海洋决定活用现有制度,先发制人强化本地化布局。 韩华海运6月27日接受《韩国先驱报》采访时表示:“将根据美国海岸警卫队日程,启动韩华海洋LNG运输船的船籍变更(reflagging)程序,目前正在进行船籍变更所需的技术审查,”并补充称:“将确保符合美国海岸警卫队替代合规计划国际公约及船级社规范。” 船籍变更制度是美国允许将在海外建造的船舶国籍转为美国籍的特殊政策。通过该程序,即使是其他国家生产的船舶也可注册为美国船籍投入运营。由于韩华海洋拥有韩华海运,具备船舶注册资格,可实施船籍变更。对于正谋求重振造船业的美国而言,此举有助于扩大本国船队规模。 韩华海运就启动船籍变更的背景说明称,旨在支持美国政府‘海洋主导权战略’,将重点为美国政府指定的LNG运输船等提供战略合作机会。 事实上,韩国船企此前并无必要将自建船舶转为美国籍。但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对韩释放友好信号,船籍变更成为即时可用的应对手段,韩华海洋决定把握这一机遇。 不过,韩华海洋仍受《琼斯法案》限制。虽然变更船籍后的船舶能以美国船旗开展国际航运,但若该法案无法修订,仍不得参与国内航线运营。 韩华海洋去年12月收购了费城造船厂的决心。尽管该船厂设施老旧、建造周期冗长等挑战客观存在。今年4月,韩华海运宣布即将建造首批美国建造的LNG运输船。 与此同时,韩国航运业另一巨头HD现代集团正全力争取主导与美国的战略级合作项目,试图在韩美造船与海事联盟中确立主导地位,力压竞争对手韩华海洋。 HD现代继今年4月与美国最大军用造船商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达成技术合作后,又于6月22日与美国五大船厂所有者Edison Chouest Offshore(ECO)旗下的坦帕造船厂签署商用船舶建造战略协议,双方将重点在美国建造中型LNG双燃料集装箱船,首艘船舶计划于2028年交付。 图源:HD Hyundai 根据合作协议,HD现代将为坦帕造船厂提供船舶设计、设备采购及先进造船技术支持。该集团还将参与该项目的船体分段制造,并为坦帕造船厂的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此次合作是HD现代深化与美国海事及国防领域合作的重要举措,将助力坦帕造船厂引领美国商用造船业振兴,并为缓解美国本土建造船舶短缺问题贡献力量。双方合作未来还可能拓展至其他船型及重型港口工业设备领域,从而进一步增强美国海事安全保障能力和基础设施韧性。 在签署合作协议后仅隔两日,HD现代又紧锣密鼓地举办了“韩美造船教育与研究领袖论坛”,这是继去年7月该集团与首尔国立大学、密歇根大学签署三方谅解备忘录后,为促进造船业人才培养而开展的后续行动,聚焦探讨两国在造船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具体路径。 图源:Tampa Shipyard 当韩国船企通过商业合作渗透美国造船市场时,日本政府则以国家战略高度进行系统性布局。这种路线的差异背后,是两国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美韩、美日贸易谈判所做的战略卡位。在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下,谁能帮助重振美国造船业,谁就能在未来的贸易协定中获得更多筹码。 5月,日本政府提议将在造船领域与美国开展合作,拟将此计划作为关税谈判的筹码。在日美合作层面,两国政府正探讨设立“日美造船业振兴共同基金”。作为该造船计划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将出台措施,重振本土造船业,包括支持民营企业建造和维修船坞、拓展海外业务。此外,有消息透露,日本政府还将通过《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支持造船业的国内投资、技术开发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探讨设立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设施投资。
韩国国际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Jang Sang-sik指出,稳步建立的互信将带来丰厚回报。他表示:“在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中,造船合作仍是韩国最重要的筹码。从MRO项目起步,逐步深化与美国海军的关系,将成为韩国的重要战略资产。” 韩国国防工业界人士表示,若美国海军需要快速提升舰队实力的舰船,韩国船厂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