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问船东赚了钱会干嘛?船东十有八九会说:当然是造船咯。

近期,多家著名船东纷纷宣布了新的造船计划,而且经常就是十几、二十艘地造。就连多年未造新船的船东都没忍住再次下单。

但是有人造船被夸,有人造船却骂了,这是怎么回事?


01

上亿大单 皆大欢喜


赚了钱的船东最爱干的事情就是买船造船。昨天,台湾货柜三雄之一的万海航运宣布,将启动大造船计划,斥资新台币800亿,折合美金20亿

图片

根据万海航运发布的公告,将与台湾国际造船(简称:台船)签署新建8,000TEU甲醇双燃料装箱船12艘,及选择权四艘意向书。依据协议内容,台船将为万海打造12艘8,000 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万海并拥有4艘同型船的选择权,每艘价格由1.025亿美元至1.24亿美元,总交易价格为12.3亿美元至19.84亿美元。

这笔大单的背后,笑得最开心的当然是承接了12艘船的台船。要知道,这笔订单是他们创立以来的最大一单。台湾股民显然也很认可这笔大单,在这笔订单确认之后,台船的股价也直接上涨了6%,成交量更是暴涨。可以说这一单生意,买卖双方都笑得见牙不见眼。

除了万海,我国央企更是公布,将开启庞大的造船计划,大幅扩张运力,以增加未来国货国运的比例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正计划推进一项“百船计划”,新增约100艘大型散货船、油轮、多用途杂货船等船舶运力。招商局集团旗下的航运板块也有类似的计划,拟新增约100艘大型散货船、油轮、LNG船等船舶运力。另一央企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旗下的航运公司也计划大幅扩张运力,主要是散货船。

图片

这一举措无疑受到了热烈欢迎。要知道,早在2020年,卡塔尔能源公司的“百船计划”就已向全球造船业发出了强烈的“中东震撼”。正是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下,中国企业成功地从韩国企业手中夺取了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的制造订单。如今,我们自己提出了几乎相当于三个“百船计划”的宏伟目标。更为关键的是,这近300艘大型货船的订单将完全由我们内部市场消化

届时我们将真的做到——“国轮国造,国货国运”。皆大欢喜。


0

有人欢喜有人忧


有人造船皆大欢喜,有人造船却被骂了。

上周三(8月7日),全球排名第二的班轮公司马士基宣布其船队更新计划,并表示决定订购和租赁50-60艘、合计80万标箱的双燃料集装箱船,其中部分将使用LNG燃料。

图片

然而,正是因为其选择了建造以LNG为燃料的双燃料船,让他遭到了绿色环境组织的抨击。










然而,本次马士基宣布的船队更新计划中却出现了LNG燃料船。对此,马士基方面的解释是:他们预计客户现在不会反对使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

正是因此,有环境组织为此感到了背叛。欧洲环保组织Transport & Environment可持续航运官员Inesa Ulichina认为,马士基是受到化石燃料LNG短期经济吸引力的驱使。“即使在甲烷泄漏的最乐观假设下,LNG也无法实现马士基承诺的基于科学的目标”

环保组织Stand.earth也对马士基的做法提出批评。“马士基长期以来一直自诩为全球最环保的集装箱航运公司,然而其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领域的最新策略转变,不禁让人回想起数年前在脱硫塔技术上所作出的相似妥协。

环境组织Pacific Environment表示,马士基应该更好地利用其“在市场上的真正力量,通过选择零排放技术来影响变革”。

图片

事实上,马士基在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即到2040年所有业务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因此,该航运集团已投资数十亿美元建造了25艘可以使用绿色甲醇的船舶。

但由于绿色甲醇的供应受到限制,马士基在获得绿色甲醇方面遇到了重大问题,去年11月,马士基负责绿色转型的莫滕·博·克里斯蒂安森(Morten Bo Christiansen)不得不放弃到2025年采购75万吨绿色甲醇的计划,同时对于一些已经投入使用的新船,马士基不得不使用化石燃料即传统的燃料油

由此可见,绿色航运对于整个航运界来说,依然是一个长期且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航运公司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使用更环保的燃料、改进船舶设计、优化航线规划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因此,绿色航运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