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近日发布最新集装箱航运报告预警:未来三年班轮运输将面临盈利断崖式下跌,运力过剩或引发“惨烈价格战”,主要因市场供给过剩与潜在价格战风险加剧,2027年恐跌至利润“谷底”。

千库网_集装箱海运_摄影图编号8183474.jpg

汇丰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尽管航运企业在此期间仍能维持盈利,但相较2021、2022及2024三个创纪录年份已不可同日而语。报告指出,自2025年下半年起,关税不确定性将削弱货运需求,使市场焦点重返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拖累营收表现。

汇丰预测,集运业2025年利润同比将骤降45%,2026年跌幅进一步扩大至61%,2027年还将继续下滑10%。尽管未披露具体利润额,汇丰警告,虽然预计行业在2027年前能保持盈利,但若航运企业发动恶性价格战,可能导致整体亏损。

根据该行统计,航运企业在2024年实现近600亿美元营业利润,较前2023年的14亿美元的亏损大幅逆转。不过,相较于2022年与2021年疫情期间分别高达2080亿与1100亿美元的纪录获利,当前获利已显疲软。

此外,运价快速下跌将重创未来三年盈利。汇丰银行预测,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将在2025和2026年下跌35%,2027年还将进一步下挫15%。

预警接连来袭

汇丰的预测反映出了行业整体的悲观看法。随着现有关税宽限期结束,跨太平洋航线增长势头预计将放缓,加之市场对美国进入去库存周期的担忧加剧,行业前景更趋黯淡。美国全球关税90天宽限期将于7月9日终止,而针对中国商品的类似关税宽限期也将于8月14日到期。

标普全球旗下《商业日报》的姊妹公司Capital IQ预估数据显示,在九家上市航运公司中,2025年总收入预计将降至1382亿美元,较2024年的1555亿美元显著下滑。本月早些时候,航运咨询机构德鲁里(Drewry)发布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航运业的营业利润将从2024年的逾500亿美元锐减至200亿美元。

虽然赫伯罗特、长荣海运与阳明海运等公司仍维持2025年获利预测,但马士基、HMM与ONE已因关税不确定性下调全年业绩指引。

报告指出,由于部分货主因关税担忧提前出货,带动2025年第一季度跨太平洋航线获利增温;而关税宽限期引发的货物抢潮运则推动SCFI于第二季度暴涨73%。

据标普全球商品洞察旗下普氏能源资讯(Platts)数据,亚洲至美国西海岸的现货运价在6月6日达到6040美元/FEU的峰值,但截至周三已回落至2700美元/FEU,较峰值下跌55%,周环比降幅达16%。

红海航线改道推高运价

汇丰指出,由于船舶持续绕行非洲南端以避免红海胡塞武装袭击,亚欧航线运价仍维持高位运行。该行分析认为,随着近期以伊冲突升级,相关绕航措施将至少持续至2026年年中。

报告称:“考虑到红海绕航逐步结束及2025-2027年需求增速仅2%的预期,我们预测2026年实际运力增速将达6.5%,2027年约为10%,而同期名义船队增速仅为3%-4%。”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对商业航运明年恢复红海航线同样持审慎态度。该机构首席航运分析师尼尔斯·拉斯穆森在上周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预计2025-2026年供需平衡仅会小幅恶化,因为当前船舶需求增长预测已排除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恢复正常通行的可能性。”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